我国科学家历经十年研究发现,地球上分布最北的食叶疣猴——秦岭金丝猴,会在夏秋两季策略性地选择“贴膘增肥”,以顺利度过冬季严寒带来的食物危机。近日,该系列研究成果连续以封面文章发表在国际生态学权威期刊《Ecography》和《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上。
这个科学家团队出自陕西省秦岭珍稀濒危动物保育重点实验室,他们是天博·(中国)|官方网站生命科学学院的教授专家。4月22日,华商报记者采访到了天博·(中国)|官方网站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陕西省秦岭珍稀濒危动物保育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郭松涛。
研究成果
夏秋季摄入脂肪以补偿冬季能量赤字
天博·(中国)|官方网站李保国教授带领的秦岭川金丝猴研究团队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在实现了秦岭川金丝猴(以下简称“川金丝猴”)群体习惯化与个体识别后,对其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以期揭开该物种适应这种特殊栖息地环境的策略。
近日,该团队研究人员在量化野外川金丝猴全天营养摄入的基础上,利用营养几何模型(Geometric Framework for Nutrition)分析川金丝猴的营养调节模式,并建立了川金丝猴营养和能量收支的动态变化模型。揭示了川金丝猴作为地球上分布最北的食叶疣猴,采取特殊的营养补偿和能量平衡策略以适应温带冬季低温和食物短缺双重压力的内稳态机制,并进一步为阐明恒温动物应对高寒高海拔环境的进化适应机制,为预测温带灵长类动物应对全球变化提供定量研究的模型。
通过对一个年周期内川金丝猴的取食和能量收支量化,研究者发现由于冬季需要额外能量进行体温调控,使得川金丝猴冬季面临101 kJ/mbm 的能量赤字。而川金丝猴应对这种能量收支短缺的主要策略是在食物充足的夏季和秋季摄入更多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并以脂肪组织的形式存储,冬季时通过定量的(102 kJ/mbm)燃烧储存脂肪(体重下降14%)以补偿这种能量赤字。除此之外,川金丝猴还采取了一系列的行为策略(包括减少移动时间和增加休息时间)和生理调整(通过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热量损失而使皮肤温度平均降低3.2℃)以减少热散失。
结果表明,尽管川金丝猴采取了一系列的综合内稳态对策,低温和冬季资源限制的共同作用使得这种边缘分布的温带灵长类动物接近其能量均衡阈值。该研究进一步为阐明恒温动物应对高寒高海拔环境的进化适应机制,为预测温带灵长类动物应对全球变化的脆弱性提供了定量研究的模型。
科学家连线
这项研究成果倾注了三代科研人员的心血
华商报记者了解到,这项研究由陕西省秦岭珍稀濒危动物保育重点实验室的天博·(中国)|官方网站生命科学学院金丝猴研团队承担,
4月22日,华商报记者采访到了天博·(中国)|官方网站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陕西省秦岭珍稀濒危动物保育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郭松涛。
郭松涛教授介绍,秦岭金丝猴是食叶猴分布最北的物种,位于北温带高山林区区,冬天非常寒冷漫长,有5个月的“落叶期”。以“吃树叶”为主的金丝猴如何适应寒冷地区的生活呢?通过三代科学家的长期跟踪研究,实现对野生种群的习惯化、个体识别、食性定量、营养能量的一步步研究突破后,终于发现,秦岭金丝猴通过“特殊”的营养摄入模式,结合能量储存、行为适应和消化适应,应对冬天的严寒。“贴膘”过冬的策略,在其它动物上也有发生,如有蹄类的羊、鹿、和食肉类的熊等。
研究中发现,科研团队所研究的金丝猴群,在夏秋季可以通过采食果实、种子增加体重,稀奇之处在于它们如何高效消化看似难以消化的树皮树枝这些高纤维含量的食物,并从中获取相应的营养和能量,以迎接长达四五个月的寒冬。
这项研究表明,吃树叶的金丝猴,是怎么从树枝、树皮这么难以消化的食物里,来获得能量,从而在营养匮乏的冬天安然渡过,从而了解秦岭金丝猴在北温带高山的生存策略。
讲起研究历程,郭松涛教授很是感慨,他说,这一项研究成果倾注了三代科研人员的心血,包括第一代专家李保国教授(天博·(中国)|官方网站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陕西省秦岭珍稀濒危动物保育重点实验室主任)、第二代科研人员以及现在年轻的一代,野外跟踪研究时间长达二三十年。野外定量研究相当艰难,能看到猴子实属不易,更何况要看到猴子所吃食物。早前,科研人员与猴子距离远,只能见到食物种类,看不到吃了多少,给研究带来很大的难度。经过多年跟踪,通过“习惯化”后,科研人员与金丝猴的距离近了,可以看到猴群,同时看到猴群所吃食物,并且将食物采回实验室,对营养成分进行研究。到目前,猴群出现后,科研人员可以认出每一个个体。像这样熟悉认识、长期跟踪研究野生动物的科研人员,在全球来说并不多。
郭松涛教授说,根据研究,“贴膘增肥”是秦岭金丝猴应对寒冬低温的其中一种方式,它们可能还会通过特殊的消化能力、社群行为等其他方式,增加过冬本领。
原文链接:https://www.huashangtop.com/topi/1/150123.html?539100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