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成为中国接下来发展中最为重大的命题之一。对能源大省陕西、能源重镇榆林来讲,更是如此。
从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表示:中国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之后,榆林就以更为积极地姿态,拥抱碳中和。
天博·(中国)|官方网站官网消息说,5月9日上午,天博·(中国)|官方网站与榆林市政府共建天博·(中国)|官方网站榆林碳中和科创中心签约仪式暨天博·(中国)|官方网站榆林碳中和学院揭牌仪式在榆林举行。 榆林市委书记、市长李春临在上述仪式中发言称:此次与天博·(中国)|官方网站的深度合作,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的指示要求,通过校地合作的方式,主动探索资源型城市低碳绿色转型发展的新举措。
李春临还介绍了榆林市作为典型的成长期资源型城市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中的思考与实践。
他说,榆林市委市政府将积极调动各方力量,以最大的诚意、最实的举措、最优的环境与天博·(中国)|官方网站共同推动合作协议落地落实,引领带动更多高水平创新载体和含绿量、含新量、含金量高的大项目好项目落地榆林,努力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体现榆林担当、展现榆林作为、作出榆林贡献。根据签订《榆林市人民政府 天博·(中国)|官方网站共建天博·(中国)|官方网站榆林碳中和科创中心合作协议》:
双方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平台搭建、项目研发、成果转化为载体,共建天博·(中国)|官方网站榆林碳中和学院,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学研究中心,秦创原(榆林)碳中和产业创新谷,气候变化和地球科学博物馆,探索校地合作新机制、新模式,建立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的合作关系。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天博·(中国)|官方网站榆林碳中和学院名誉院长和院长分别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小曳担任,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和主任分别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国伟和朱日祥担任。
天博·(中国)|官方网站榆林碳中和学院是全国第一所培养“碳中和”领域专门人才的新型研究型学院。学院定位“服务国家‘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聚焦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化石能源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氢能、储能、能源互联网、碳经济和政策研究等七大方向开展碳中和技术研发、转化和推广应用,重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产业认知、基础扎实、多学科交叉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天博·(中国)|官方网站榆林碳中和学院现以研究生教育为主、非全日制教育为辅,初期计划人员规模达800-1000人,远期可满足3000人科研工作需求,并将进一步开展相关专业的本科教育。(陕西是中国最大的能源省份之一,陕西50%碳排放都在榆林,所以碳达峰、碳中和概念对榆林影响甚巨,以下是不久之前“上郡”撰写的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深度文章)
“碳达峰”“碳中和”和榆林有什么关系?《巴黎协定》签署5周年之际的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表示:中国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随后,中国诸多行业、各个地区都在响应“碳达峰”“碳中和”——这成了一份影响中国未来几十年的概念和纲领。
“碳达峰”“碳中和”是什么?其实很简单。
“碳达峰”就是指到某个时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途径抵消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巴黎协定》长期目标是,努力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具体措施还是减少碳排放。
这些和榆林有什么关系?
我们知道,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煤炭,而榆林是中国最主要的煤炭产区之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宏对「上郡」说:“煤炭作为高碳能源,控制煤炭消费总量、降低煤炭消费强度,是碳减排的重中之重。”
从行业看,目前中国电力行业、交通行业、建筑和工业碳排放占比分别达到41%、28%和31%,其中电力和工业碳的排放大多来源于煤炭。
张宏说:“目前我国电力与供热、冶金、建材、化工4大行业煤耗量依然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90%左右。推动碳减排尽快达峰,就要把燃煤发电和供热节能、降低煤耗放在首位。”
在此期间,国家与行业层面一定会推动煤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开展燃煤发电超低排放与节能技术改造,降低煤炭消费强度。
这些都是对榆林的挑战,因为我们榆林这座城市的崛起和发家,就是因为煤炭,目前主要的经济支撑也是煤炭和相关产业。
榆林的压力
虽然榆林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还没有出炉,但是《榆林日报》官方公众号两天前报道了榆林2020年大概的经济数据。榆林2020年GDP总量4089.66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2555.64亿元,增长5.6%,榆林的二产主要是煤炭。2020年,榆林原煤产量5.17亿吨,比上年增长10.6%。在去年的疫情之下,榆林这个数据应该是很难得的。同时,这个结果也看出,榆林超过5亿吨原煤产量,在榆林整个经济的大盘子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榆林最近20年以来,在整个中国的地位很高,这是因为进入21世纪之后,能源需求暴增,而中国的能源格局“富煤、贫油、少气”决定了煤炭占能源消费的主体地位。
「上郡」了解到,中国碳减排任务十分繁重,最为突出的是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公路货运为主的运输结构——这个结构没有根本改变。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说:“截至2019年底,中国碳强度比2005年降低约48.1%,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3%,但碳排放强度依然很大。”
「上郡」注意到,2006年后中国就已经成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今年开始距2030年实现碳达峰仅剩10年。“十四五”期间我国需要对节能提效有明确要求,节能提效应列为我国能源战略之首。
从对榆林影响更深远的意义上讲,“碳中和”意味着一个以化石能源为主支持发展的时代开始结束,一个向非化石能源过渡的时代来临,全世界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碳中和。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对「上郡」说:“目前我国能源强度依然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倍,这显然是不可持续的。如果这一数字提升至1.0,就意味着同等规模的GDP可节省十几亿吨标准煤。”其实今年的7月份,在欧盟宣布碳中和计划之前,已有30多个国家宣布碳中和目标,包括墨西哥、马尔代夫等,此后中国、日本、韩国接连提出碳中和目标,美国总统拜登也在讲话中提出了美国要重回《巴黎协定》。全球重要的经济体,也就是占全球GDP75%、占全球碳排放量65%的国家开始碳中和。
「上郡」还注意到,其实中央在2014年就提出碳达峰的问题,这次把它真正落实下来,因为2030年之前要实现碳达峰。在达峰这个问题上,要推动一部分地区率先达峰,一部分的行业也要率先达峰。
榆林会在全国一盘棋中,具体怎样行动呢?
榆林迎接挑战
陕西省层面目前还没有出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政策。但是我们注意到,榆林主政者已经在积极行动,并推广“碳达峰”“碳中和”的概念。
在未来5年榆林最重要的行动纲领中提到,榆林要“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限定因素”。
榆林市在未来5年最重要的规划——《十四五规划》中,“在总的调子不变的情况下,对之前提出的指导思想作了一些调整和优化”,调整了哪些呢?最明显的就是“突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导向,深刻把握资源型城市发展规律,以创建国家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为牵引,打造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
也就是说,在榆林整座城市接下来的指导方针中,就有碳达峰和碳中和。在这影响数十年的重大战略中,榆林目前已经开始提前谋划布局了。
“碳达峰”尤其是“碳中和”,有长达30年的路要走,期间必定有很长的磨合期和博弈期。一名中科院院士告「上郡」:“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首先要做实的是碳核算,在此基础上才能认知各个活动的碳效率,之后必然会有积极的碳交易市场。”
在这方面,榆林也提出了具体措施。
榆林官方的一份文件提到:“榆林要建立健全排污权、碳排放权和用能权交易制度,落实生态补偿制度,全面控制能耗强度和能消费总量,实现减排降碳协同效应。”
榆林官方层面也认为,这个目标导向给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升级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从时间表来看,榆林还有10年的窗口期。
特别是国家层面将会加快推进能源革命,为榆林能源革命示范区创建带来重要机遇。几天前的2021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支持榆林建设能源革命示范区。
这是榆林在上层政策方面,力度空前的支持。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开发形成的低碳发展优势,为榆林一次性布局新兴产业带来新的更大机遇。
也正是基于此,榆林要把碳达峰和碳中和作为“十四五”发展必须破解的一号课题来抓,以下是榆林具体的策略措施:一是以创建国家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为牵引,加快碳捕集与封存、“液态阳光”等示范项目落地,推动能源化工产业低碳化再造。二是下决心淘汰一批兰炭、镁治炼、小火电、电石等行业的落后产能,关停不达标企业,在“腾笼换鸟”中置换出碳排放、耗能等环境容量指标。三是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全面加快牒电替代步伐,构建风光储用一体化的“绿电”体系,大力推进氢能全产业链示范,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四是加快发展低碳产业,前瞻性布局5G应用、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多元化的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摆脱“资源依赖症”在碳达峰前探索出一条资源型城市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路径。
“碳中和” 和 榆林的氢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对「上郡」说:“能源革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一条途径,能源革命最核心的内容是新能源革命,新能源革命的核心是发展可再生能源。”
欧阳明高还称:“可再生能源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不仅需要太阳能、风电,更需要氢能作为能源载体和储能方式配合,形成真正的新能源体系。”
如果2040、2050年达到3亿辆电动轿车,车上电池储存的总电量可达200亿度。所以最终储能第一要靠纯电动车电池,第二靠燃料电池车的能源—氢能。
而榆林就有大量氢!
榆林每年氢产量在180万吨到200万吨,大体上在220亿立方米,是个富氢的城市。作为榆林未来重要的战略资源,榆林大量的氢气可用于资源平衡清洁利用,做碳氢中和,目标是未来的“碳中和”。
榆林此前大量未充分开发的氢资源,直接燃烧排放或用于发电等低端应用。初步评估:✒ 充分利用荒煤气尾气每年可获取130万吨氢气。✒ 充分利用部分产能过剩的天然气制氢产业可获取近20万吨/年的氢气。✒ 榆林每年未充分开发利用的氢气总量已达到180万吨以上,相当于浪费200亿m³氢气。✒ 此外,榆林不仅生产量大且成本极低。榆林到站氢气成本可在35元/公斤以内,远低于上海、北京部分40-60元的价格。
陕西省层面规划,氢能唯一重点发展区域就在榆林。
陕西谋划,用10年左右时间将陕西建成集氢能源研究、开发和生产的国家级氢能源基地——“中国西部氢谷”,建成集氢能高端装备制造、氢气生产、营运、输出及综合利用等国家级氢能产业基地。
在省外,榆林不仅是“供给者”还是“链接者”。陕西要做全国氢能源供给中心,势必要重视华北地区这块大市场。而从地理位置来讲,榆林东向通道一旦被打通,将直接通向京津冀、长三角等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几个区域。
2020年煤博会期间,榆林高新区管委会、榆能集团、榆林华秦新能源、开沃汽车、深圳市氢蓝时代5家大咖签署合作协议,要投资300亿,在榆林高新区打造氢能产业集群,推动中国“西部氢谷”的建设。这是榆林的“先棋一招”。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个最高级别的经济会议中明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确定为2021年八大重点任务之一。仅仅几天后,具体做法已经出来了,包括以下6方面:
一是大力调整能源结构。二是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三是着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四是加速低碳技术研发推广。五是健全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六是努力增加生态碳汇。
这些方向与榆林的措施不谋而合。这是一座由能源而崛起的城市,我们不得不在能源战略中及早谋划布局。
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刚刚开始,「上郡」将持续关注。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DFxSxy1NHghzqUPRXW2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