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疫情,每月往返于西安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是斯里姆生活的常态。
昔日天博·(中国)|官方网站的留学生,如今是陕西丝路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哈萨克斯坦分公司总经理,斯里姆亲眼见证了“一带一路”给中哈两国带来的繁忙与机遇。
9月2日9时,记者通过微信联系到斯里姆时,他正忙着对接商户,推广丝路城跨境电商平台。“下午还要走访企业,寻找更多绿色优质农产品,帮助当地中小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在物理距离三四千公里外的哈萨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图,斯里姆一天的日程安排得很紧。
“哈中两国交通更加便捷,通过中欧班列长安号运送的跨境货物4小时就能顺利通关,贸易往来用人民币可直接结算……”讲起“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的变化,斯里姆如数家珍。
“‘一带一路’不仅让我遇到了目标一致的中国合作伙伴,更让我在家乡找到了工作方向。”斯里姆说,“疫情发生以来,我的工作重点就是拓展线上销售,因为疫情前哈萨克斯坦人没有线上购物习惯。中国的市场很大,我们想把丝路城跨境电商平台发展成为哈萨克斯坦第一大电商平台。”
走过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8年,“一带一路”从“大写意”到“工笔画”,陕西紧抓历史机遇,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全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为高质量发展持续增动力、添活力。
民心相通
“软联通”拉近“心距离”
斯里姆遇到的“目标一致的中国合作伙伴”,是陕西丝路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元朝辉。
从最初简陋的“代购”到如今颇具规模的跨境电商交易平台“丝路城”,哈萨克斯坦女婿元朝辉和妻子阿妮塔从事跨境贸易6年时间。“去年受疫情影响,哈萨克斯坦不少实体店关门,我们与哈萨克斯坦当地2000余名‘网红’合作,通过社交媒体推广数码、家电、家居等产品,取得了可观收益。”元朝辉说,2020年他的企业营收达13亿元。
“丝路城”不仅为阿拉木图、卡拉干达两地的年轻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更将电子商务带到了这个国家,促进了哈萨克斯坦电商的发展。2020年12月21日,在北京举行的2020首届“丝路友好使者”盛典上,元朝辉和阿妮塔夫妇因带动中哈跨境电商发展获奖。
在频繁往来中哈之间,元朝辉和阿妮塔不仅是“一带一路”沿线经贸活力不断增强的见证者,更是推动和践行者。“长安号开到哪里,我们就把商品卖到哪里。”这是夫妻俩共同的心愿。
“每当别人问我的妈妈,什么是‘一带一路’?我的妈妈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女婿就是‘一带一路’。”阿妮塔如是说。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8年来, “一带一路”建设,正以“软联通”拉近“心距离”。
——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杨凌农高会、欧亚经济论坛等品牌展会投资贸易促进功能持续提升;陕西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成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联盟,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多家机构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关系,建立了19个国家级、71个省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基地;陕西已成为中亚国家学生首选出国留学目的地之一。
——积极开展国际抗疫合作。向15个国家22个国际友城,17个国家26个陕籍海外侨社团组织,我驻外使领馆,15个国家陕籍海外留学生以及4个友好组织等捐赠价值686万元的各类抗疫医疗物资。省内医疗机构先后与40余个国家开展网络视频学术交流,向国际社会分享抗疫经验。
……
人文交流愈加密切、参与主体愈加多元、多种经贸活动不断深化、金融支撑发挥作用,一个个增进互信、凝聚共识的筑梦蓝图,越来越清晰。
蓬勃生机
国际合作不断走向深入
一粒种子,有着怎样的力量?
今年“三夏”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教授张正茂忙得不可开交:他一边要现场指导学生开展小麦科研试验材料收获作业,一边要通过微信指导中哈农业科技示范园进行农作物耕种。
今天,循着“一带一路”,以交流培训为纽带,杨凌的农业新技术、农业新品种源源不断“飞”出国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注入了现代农业的“中国元素”。借助农业新技术示范交流新引擎,陕西与上合组织成员国的交往合作更加宽广,推动上合农业技术交流培训基地建设从我国单边倡议成为成员国的集体行动。2020年10月22日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在杨凌正式揭牌,截至目前,已先后与60多个国家在现代农业领域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活动300余项,在哈萨克斯坦等国建设了6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从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到能源、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合作,陕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产能合作在提速的路上行稳致远。
瞄准中亚、东南亚、南亚等重点地区,助力“双循环”,以延长、陕鼓、法士特等为代表的陕西龙头企业加快布局海外市场。截至目前,白俄罗斯法士特马兹公司生产线建成投运。上半年,陕鼓已获得菲律宾、俄罗斯、土耳其等冶金、能源、化工领域数十项海外项目订单。与此同时,中俄丝路创新园、中韩(陕西)产业园等一批国际产能合作园区竞相发展。其中,哈萨克斯坦爱菊粮油工业园、吉尔吉斯斯坦中大工业园区列入商务部境外经贸合作区统计监测名录。此外,陕西认真落实外商投资法,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不断增强外资吸引力,三星、施耐德等世界500强企业在陕投资设立121家外资企业。截至2020年底,全省253家境外企业累计实现对外投资58.6亿美元,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17.7亿美元。
8年的发展与奋进,千年丝路焕发出蓬勃生机。
据统计,2016年至2020年,我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19.8%,共建设“海外仓”46个。今年前7月,我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保持活跃态势。
共建共享
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6月底至7月初,西安港捷报频传:首列长安号(西安—巴黎—北非三国)班列、西安至英国伊明汉姆班列以及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日韩过境货物首列测试专列陆续从西安国际港站发车,这三条线路相继开行,是长安号发运史上的新突破。截至9月5日,长安号今年以来已开行2700列,同比增长8%。
在斯里姆眼里,“长安号就好像一个移动的大仓库。”15条国际线路,覆盖44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中亚、南亚、西亚及欧洲地区主要货源地全覆盖;15条“+西欧”集结线路,辐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等主要货源地;正加速建设的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犹如这群“钢铁驼队”的集散港湾,铁铁、空铁、海铁等多式联运业务相继展开……一列列满载特色货物和异国风情的长安号,不仅打通了长三角、珠三角乃至全国货物走出国门的大通道,更改变着陕西乃至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格局。
中国企业以中欧班列为依托,与沿线国家共同合作开展园区建设、资源开发等工作,不仅扩大了贸易流通、拓宽了产品销路,也助力了当地的基建和企业扩大再生产,实现双赢。
8年来,在这条开放包容的大路上,汽笛轰鸣、列车穿梭、飞机呼啸……今天的“一带一路”,已成为一条覆盖陆路、空中和网上多维度的立体通道,源源不断的货品、资金、技术在这些通道中流转,共建“一带一路”使沿线国家人民更具获得感。
立足新发展阶段,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陕西将携手各方,聚焦重点、深耕细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推进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
原文链接:http://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109/07/content_765146.html
http://news.cnwest.com/sxxw/a/2021/09/07/19937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