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生的浪漫 他们,用120条原创视频祝福母校百廿校庆

不久前,团队发布了校庆献礼系列科普视频中的最后一个——《公诚勤朴》,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回望了过往半年来的创作历程。谈及最开始的创作初心,科普团队指导老师赵军龙副教授分享道,“我在西大学习工作整整20年了,感受了学校从‘百年’到‘百廿’的辉煌历程,团队成员同样求学成长于西大,开展视频创作的首要想法是向母校致敬。”

2022年3月,天博·(中国)|官方网站化未来科普团队着手准备校庆视频的实验摄制工作。成员们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把冗长的实验压缩、转化成直观的过程,“发光放热”“星火燎原”“意气风发”……一条条凝聚情怀的科普视频陆续产出。视频从内容选题到实验效果改动,都饱含着团队成员们的赤子之情。

五年来,从线下活动到线上科普,天博·(中国)|官方网站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师生从开展趣味化学实验出发,打造原创内容、组建 “化未来科普实验室”、践行创新创业、深入中小学与科技馆、扎根公益科普……

从“0”到“1”组建公司实现初步发展

2015年,学院的老师和同学组建了化学科普团队,为中小学生提供化学科普实验及讲座。为了让更多的中小学生了解基础化学知识,感受自然之美,拥有基本的科学素养,2017年,团队通过运营化未来科普实验室,创立“西安心化未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丰富的科普资源、趣味的科普活动,为中小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科普教育资源。

缺乏固定场地、底蕴积攒不足、组织协调不当……这些切切实实的问题是公司初创时难以逾越的障碍。心怀梦想,立足实践,学校在得知学生在创新创业时遇到的诸多瓶颈后,批准同意将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50平米实验室作为对外开展化学科普实验活动的场地使用。在校团委创新创业基地的双创培养平台与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专业支持下,团队成员在公司经营、未来发展、科普内容、实验规范操作及安全管理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自此才能为实验室的日常运转保驾护航。

截止目前,团队已在这里完成了数万次实验的开发与展示。师生共同努力拓展化学科普阵地,通过为陕西科学技术馆、榆林市科学技术馆建立化学工作室,与陕西省内各地方中小学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等方式,逐步形成以“青年红色筑梦”为内核、“科普三下乡”“科普进校园”活动为实践方式的科普之路。

从“1”到“十”创作内容斩获多项奖项

随着化未来科普实验室的发展,越来越多成员参与其中。作为团队项目的学生负责人林青青介绍到:“团队内容创作主要来源于团队成员的想法和创意”。这些想法可能来源奇特、天马行空,可能贴近生活、不易发现,但在经历一系列的研究、设计、讨论和实践之后,它们就可以转化为轻松有趣又浪漫易懂的科普内容。如选材于《红楼梦》,以古代颜料为主题的科普课程《红楼魅影》、以小说《碎玉投珠》为创作灵感的科普论文《“现代”古董——浅谈做旧工艺中的化学原理》等等……

3D9C9

2019年冬天,林青青将以身边随处可见的保暖工具为主要内容设计科普课程。为了使受众群体更容易带入到现实情景中去,课程从自热火锅、暖宝宝等常见的取暖手段引入,让学生探究自热火锅、暖宝宝的发热原理,并尝试自制这些取暖工具,以操作性、趣味性更强的方式让更多的中小学生了解“世界温暖的秘密”。正如林青青所说:“每个成员都能在日常创作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不断发现与提升自我,交流过程中成员凭借个人知识储备‘为爱发电’,不断提升团队整体能力。”

同时,化未来科普实验室师生积极投身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获国家级及省部级奖励18项,包括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二等奖,“互联网+”及“创青春”省赛金奖,创青春陕西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获得“陕西科普使者”称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获得结题优秀。

此外,他们也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普专项”、“陕西省科技宣传与科学普及计划项目”、“陕西省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计划项目” 的支持,受到新华网、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等众多媒体的肯定与赞扬……从无到有,化未来科普实验室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发现更广阔的“未来”。

从“十”到“百”科普下乡助力乡村儿童

本着教学科普的初心,团队将目光投向了科普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乡村中小学。

2018年4月18日,化未来科普实验室第一次走进了平利县城关中学的课堂,团队成员凭借一场场精彩神奇的化学实验让孩子们现场感受化学的魅力,展现“化学之美”。

2021年前往富平县杜家小学参加“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时,团队成员为当地儿童展示了绚丽的火焰魔法,通过通俗的语言讲述其中化学原理,完成了一场浪漫的化学科普。

在一次火纸实验体验环节中,有位女生害怕火焰会伤到自己,始终拿不稳火纸,团队成员徐佳瑶将她护在怀里安慰她,手把手带她点火,小女孩最终克服恐惧,勇敢地尝试刺激的乒乓球炮筒实验。“这就是进行科普活动的意义所在,让孩子们勇于尝试,保持探索的热情。”三下乡“微光”团队的队员宋柳宏说。

今年8月,化未来跟随三下乡队伍走进国家能源化工基地—榆林市,面向社会群体开展“碳中和”知识宣讲活动,并进行了安全的户外实验表演,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我们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家的“双碳”政策,积极引导大家为建成绿色家园奉献力量。”参与此次活动的成员马俊杰认为,这是将碳中和作为户外实验展示主题的原因,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化学人的责任担当得到了生动体现。

各家各户坚守疫情阵地的重要时刻,团队在有限开展线下课堂的同时,将科普同步转移至线上,针对疫情和生活中各类科学知识制作了50余篇科普创作,同时开设“科普云微课”公益课程,用一篇篇干货满满的科普作品传播相关科学知识,寓教于乐,好评如潮。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要培育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覆盖广泛的科普工作队伍;培育壮大科普产业,促进科普与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

科普团队指导老师谢钢教授对此表示:“我们深深感到,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科普工作,说明我们坚持五年之久的项目选择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在今后的发展方向中,“化未来科普实验室”将努力朝着联合陕西省内各地市高校、科技馆和相关企业成立化学科普联盟的方向逐步发展,形成一张覆盖陕西省内中小学生的科普网络,通过优质的科普实验、讲座和课程助力中小学双减政策落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断贡献“西大智慧"和“西大力量”。

原文链接:https://shx.chinadaily.com.cn/a/202210/29/WS635caa5da310817f312f391c.html

< 上一篇

天博·(中国)|官方网站理科生用120条原创科普短视频祝福母校校庆

理科生的浪漫:他们用120条原创视频祝福母校百廿校庆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