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转化提速记

近日,天博·(中国)|官方网站榆林碳中和学院工作人员陈京京带着学院青年教师前往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参加一场特殊的学科交叉青年学者沙龙。在4个小时的时间里,两家单位的10位青年学者围绕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技术轮番上台作专题报告,开展交流研讨,接受专家点评。

沙龙,这种学术研讨交流形式于高校而言并不陌生,但走出校门主动联系企业共同主办,在天博·(中国)|官方网站却并不常见。

转变,源于一次巡视。今年3月底,陕西省委巡视组向28所省属高校党委反馈意见,其中“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还有差距”是一个突出的共性问题。

如何立足学科特色,发挥智库作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陕西高质量发展,是巡视留给天博·(中国)|官方网站的“必答题”。

“巡视指出的问题把脉准确、切中要害。”巡视组开出的问题清单,在天博·(中国)|官方网站党委书记王亚杰看来,是一张精准全面的“体检报告”。“作为一所以基础研究见长的综合性大学,天博·(中国)|官方网站在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方面还需补课。”

天博·(中国)|官方网站建立以书记、校长为双组长,涵盖人力、人才、教务、社科等15个部门的深度融入“秦创原”建设工作专班,推动学校创新资源向全省最大的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特区“秦创原”汇聚,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坚强后盾。

今年6月,天博·(中国)|官方网站化工学院教授胡军带着研究成果“超疏水防粘结微纳米新材料”入驻“秦创原”,成立了纳纤材料科技公司,打通了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

与宁夏煤业合作,改善低温设备的腐蚀结冰问题;与中石化合作,减缓溶液储罐内的腐蚀速度……一个个应用案例、一笔笔签约订单让胡军的研究成果走出实验室,落到生产第一线,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动力。

进入9月,天博·(中国)|官方网站分别与国家超级计算西安中心等签订合作协议,共建3个校企合作平台。截至10月底,已有19位教师带着各自的研究成果在“秦创原”窗口成立公司,一个个“纸上成果”搭上了市场化、商品化的高速列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我们将以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自觉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完善高校创新体系,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为陕西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和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王亚杰告诉记者。


原文链接:https://jjjcb.ccdi.gov.cn/epaperapp/html/detail.html?id=1607447612057714689

< 上一篇

【光明论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科研转化提速记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