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陆航)近日,“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在陕西西安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致贺信,以天博·(中国)|官方网站为实施单位的“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在大会上揭牌。4月27日,天博·(中国)|官方网站在长安校区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贺信精神 推动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建设”专题研讨会。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主任赵荣,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陕西考古博物馆馆长、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孙周勇,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IICC-X)代表张竟秋等众多与会专家同天博·(中国)|官方网站众多师生一起,学习贺信内容,推动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创新发展。
天博·(中国)|官方网站党委书记王亚杰提出,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贺信精神,围绕丝绸之路文明交流的价值阐释和价值传承为主线,充分发挥考古学一流学科优势特色,与丝路沿线国家深入开展国际考古合作和学术交流。天博·(中国)|官方网站丝路考古和历史研究要聚焦“文物”“文化”“文明理论”三个方面,产出更多高质量原创性成果,促进我国与相关国家的人文交流、文明交往和文化互鉴。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作为重要的国际化考古合作研究平台,要坚持目标导向,科学规划设计,健全体制机制,将中心平台建设与“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有机融合、相互支撑,协同陕西省内外考古机构,凝聚海内外考古力量,大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人文情怀的考古学专门人才,努力打造一支国家级国际化高水平考古人才队伍,为推动中国与亚洲国家文化交流、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作出西大人的应有贡献。
天博·(中国)|官方网站校长郭立宏表示,亚洲文化遗产联盟大会三项成果生动地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倡议,习近平主席的贺信极大地赋能考古学科与中心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牢记嘱托、奋发有为,将中心建成国际一流平台,为保护人类文明精华做出努力。一是发挥先发优势,遵循中心特区发展理念,形成改革势能。二是高标准定位,按照“双一流”建设和“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目标要求,培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三是开放合作,推动“联盟”“基金”和“中心”形成合力,以开放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四是作出特色,充分发挥综合学科优势,在丝路文明研究、文明交往等领域打造具有西大特色、中国特色的高端研究平台。五是强化统筹,整合校内资源平台形成合力,服务于中心建设和发展,促进考古学学科“双一流”建设。
赵荣认为,贺信体现了习近平主席的高瞻远瞩与政治智慧,强调了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和相知相亲的重要意义。他表示,丝路考古中心能够在天博·(中国)|官方网站落地,是学校践行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的重要成果,体现了校党委和行政的文化自觉和政治担当。贺信为中心今后开展丝路考古和文化传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在学校的支持下,秉承开放、合作、共享、传承理念,凝聚多方力量,面向中亚西亚南亚,围绕丝路联合考古、文化遗产保护、专门人才培养、文化交流传承努力开展工作,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孙周勇和张竟秋介绍了本单位参与中心共建,联合开展在中亚等地区的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情况。希望以中心揭牌为契机,牢记习近平主席贺信精神并贯穿于联合考古发掘与研究、展示展览、对外交流等方面,促进亚洲文明的交流和发展,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在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过去一个月,我和团队受乌兹别克斯坦文化遗产署的邀请,赴乌开展大遗址保护遗址选点前期调研工作,与乌方分享我国本世纪以来逐渐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遗址保护和大遗址考古的理念和实践,受到乌方有关部门的高度赞赏。此后,我们又赴费尔干纳为今年的费尔干纳盆地考古中、乌、塔、吉四国联合考察工作做前期准备。此刻,我们正在距离西安4000多公里外的土库曼斯坦开展考古调查工作,实现中亚五国考古全覆盖。未来,我们将以实际行动回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亚考古队的亲切关怀,做丝绸之路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先行者、开拓者和奋斗者。”远在土库曼斯坦考古工地的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中亚考古队队长王建新说,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赞赏了4年来各方在古代文明研究、联合考古、古迹修复、博物馆交流等方面做出的贡献,又对未来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让我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我率领天博·(中国)|官方网站中亚考古队沿着张骞的足迹,深入中亚从事丝绸之路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20余年。我们通过考古以文化遗产为载体实现一种现代化的交流合作,这不仅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文交流合作的关键领域。
正在乌兹别克斯坦调研的天博·(中国)|官方网站文化遗产学院院长、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天博·(中国)|官方网站中亚考古队成员马健表示,4月13日起,11名来自天博·(中国)|官方网站地质学系、城市与环境学院的师生来到乌兹别克斯坦,与6名来自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考古研究所、“丝绸之路”旅游与文化遗产国际大学、铁尔梅兹国立大学、铁尔梅兹考古博物馆的学者、大学生在苏尔汉河流域开展国际联合多科学考察,尝试揭示地质构造演化、气候环境变迁对丝绸之路沿线古代文明形成与发展的塑造与重要驱动。在考察期间,看到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上贺信,倍感荣耀与振奋。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乌兹别克斯坦研究机构、大学通力合作,携手保护好、传承好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多元多彩的历史文化风貌,为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和人文交流做出学术贡献。
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教师、天博·(中国)|官方网站中亚考古队队员唐云鹏表示,天博·(中国)|官方网站考古队苏尔汉河考古调查支队一行14人于25日晚间返回驻地网络畅通后第一时间学习贺信内容,备受鼓舞。作为常年在中亚地区开展考古合作的人员,深知国家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应在研究丝绸之路沿线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过程中,积极提供促进各国友好交流,勇当合作共赢的文化先锋,也应积极发掘出古代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为当今世界各文明区域文化碰撞与融合提供有益借鉴。
近代考古学问世以来,在中亚、西亚、南亚、东北亚、东南亚、非洲等地发现了数量众多的中国古代文物。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由天博·(中国)|官方网站整合相关研究力量成立。中心致力于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学术机构合作,面向中亚、西亚、南亚开展联合考古工作,研究丝绸之路历史和古代东西方文明交往互动历程,保护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合作。
原文链接:http://www.cssn.cn/skgz/bwyc/202305/t20230502_562587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