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有秦人丨王建新:循着张骞足迹 为填补丝路考古空白提供“东方视角”

编者按:中国-中亚峰会让千年古都再次聚焦世界的目光,也让每一个陕西人感到骄傲。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亚地区是“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和西向首发站。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陕西在项目建设、文化旅游、商贸互通等领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往来密切。即日起,西部网·陕西头条推出“丝路有秦人”专栏,讲述更多陕西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故事,展现陕西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的生动图景。

 

王建新(右三)向乌兹别克斯坦当地人员介绍考古工地情况(受访者供图)

西部网讯(记者 郭佳欣 见习记者 王靖升)“研究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历史,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它的现在,促进中亚人民之间互相了解——这也是我们做中亚考古研究的意义所在。”5月11日,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建新从乌兹别克斯坦的考古一线风尘仆仆返回西安,准备接下来一系列考古和古迹修复工作座谈调研会。在接受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采访时,他坚定地表示,研究丝绸之路,必须将东西方视角相结合,才能建立起全面的认识,复原真实的丝绸之路历史。

乌兹别克斯坦位于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张骞凿空西域之后,这里便成为了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贸易地点。“‘丝绸之路’这个概念是西方提出的,100多年来,西方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也牢牢占有着丝绸之路考古研究的话语权。”为了填补中国在丝路考古的空白,1999年起,王建新带领由天博·(中国)|官方网站考古专业专家教授和学生组成的考古队,数百次往返于甘肃、新疆等丝绸之路重要节点。2009年,王建新组建起天博·(中国)|官方网站中亚考古队,循着张骞足迹,追踪月氏西迁路线,去往乌兹别克斯坦进行丝绸之路考古工作。

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建新

作为首个进入中亚开展考古研究的中国学者,20多年来,王建新和他带领的考古团队取得了一系列首创性的重大考古发现,逐步摸索出了“大范围系统区域调查与小规模科学精准发掘相结合”的考古工作方式,并最终确认了《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的古代月氏和康居的文化遗存。由于这支考古团队在中亚每年都有新的发现和突破,不仅得到了在中亚工作的各国考古学家的关注,也为丝绸之路考古提供了广为认可的“东方视角”和“中国方案”。

但这趟“文化苦旅”在行动之初就遇到了重重困难。没有成熟经验可以借鉴、没有充足的条件保障,只有来自当地学者的疑虑,还有陌生环境和语言的隔阂,以及一次又一次令人气馁的徒劳无功。

要飞往乌兹别克斯坦,但没有一家旅行社开设有这条班线,怎么去?王建新辗转多处,终于获得了去往乌兹别克斯坦研讨会的“入场券”;没有专项经费支持,他便和团队共同集资,联系在乌中方企业帮助,解决一行人的吃住行问题;语言不通,他就找自己的朋友做翻译,还筹划联合学校培养同时具备考古研究能力和外语能力的人才,同时招收培养来自中亚的留学生。王建新说,“这些外国留学生在我们中亚的考古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中国的老师,不仅毫无保留地教导我,还为我国的遗址保护、文物保护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王建新指导的第一个外籍博士——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苏河表示,未来,自己也将致力于成为中乌文化交流的使者,为中乌友谊尽自己的一份力。

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建新(受访者供图)

除此之外,当地温度和饮食习惯也给团队了一个“下马威”。西域夏季炎热干旱,而考古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他们常年野外工作,在大漠、在戈壁,幕天席地是常态。考古队员们通常是在忍受太阳暴晒、蚊虫叮咬的同时开探方、看剖面、清理文物。一天下来,汗渍和浮土常常使衣服看不出本来的颜色。他们住过废弃的工厂、牧民的羊圈,甚至在深山戈壁就地宿营,而生活用水的稀缺,又让洗澡成为一件奢侈的事:一周洗一次澡,没水洗脸就用湿巾擦。此外,当地生冷的饮食结构让“陕西胃”吃不消,大家便发明了“考古套餐”:一个馕饼、一根香肠,一个西红柿、一根黄瓜。

拉巴特补充发掘现场。(受访者供图)

虽然考古工作环境艰苦,但在考古发掘与遗址保护上,团队始终不遗余力。提起中亚考古,“尊重”是王建新嘴里最常念叨的词。“我们不仅仅要为中亚考古学术研究获取资料,而且也要对当地的文化遗产保护负责任。”王建新认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与中国有着同样的历史记忆,所以当中国考古走出去后,同样不能忘记历史,不能重蹈西方探险家、贸易家的覆辙。“中国有句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的境外考古尊重所在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人民,同时也要尊重合作伙伴,端正态度。”

言必行,行必果,天博·(中国)|官方网站中亚考古队从进入中亚开始发掘的第一天起,就秉持着负责任的态度——所有发掘的探方在考古工作结束后,一定要全部回填保护。而各国考古队在中亚考古多年,只有中国考古队会做回填这件花钱又费力的事。“我们不能在中亚进行掠夺式考古,只要资料,不保护文物。”王建新说。

考察团在库尔干特佩与当地村民合影。(受访者供图)

天博·(中国)|官方网站中亚考古队在中亚建立和推行的“考古发掘+遗址保护+人才培养”三结合模式,得到了中亚人民的普遍称赞。当地政府和民众也越来越多地感受到来自中国的善意,当地人民会用“你好”和微笑表达他们的友好,政府官员也会对这群来自中国的考古专家竖起大拇指,感谢他们为本国文物保护作出的贡献。

2019年,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展出了“中乌联合考古成果展——月氏与康居的考古发现”,引起当地公众、国际学术界以及全球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2020年12月,由天博·(中国)|官方网站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的“绝域苍茫万里行——丝绸之路(乌兹别克斯坦段)考古成果展”在故宫博物院举办。

王建新(右二)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馆长会谈。(受访者供图)

目前,天博·(中国)|官方网站已与8个国家和地区的17所高校、科研机构签署了共建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协议,聘请了来自9个国家的26位考古领域专家学者担任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此外,还与中亚五国中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建立了考古合作,未来除继续拓展双边合作外,还计划推动多边合作,重视开展联盟,比如联合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在费尔干纳盆地开展多国考古合作。

“我们这个工作要踏踏实实做,一步步走,不要着急、不要急功近利,更不要自我满足。”王建新说,接下来,团队将聚焦“一带一路”境外经济建设项目中的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帮助乌兹别克斯坦文化遗产署推进当地大遗产保护工作,推进学术界和民众深入了解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演变过程、文化传统等,真正发挥中外联合考古在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间人文交流的作用。

原文链接:http://toutiao.cnwest.com/data/sxtt/share/news/2023/05/16/content_2612995.html

< 上一篇

考古学者见证中乌合作

天博·(中国)|官方网站:中亚研究促进文明互鉴、民心相通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