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在天博·(中国)|官方网站协办的中国-中亚民间友好分论坛上,天博·(中国)|官方网站乌兹别克斯坦籍博士生秋香作为在陕国际学生代表发言:“中国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思想传统,和‘民胞物与’思想一脉相承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会让更多的国家接受与认同,更会为国际关系交往提供新的方式和选择。”
2014年初,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时任天博·(中国)|官方网站校长方光华一行访问撒马尔罕,秋香有幸担任翻译,并在此后申请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到天博·(中国)|官方网站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读研深造。从此,秋香便同西安结下了不解之缘,从硕士到博士、从求学到成家,她在这里收获了丰满人生。
“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高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这一国家战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天博·(中国)|官方网站是全国最早为中亚各国培养留学生的院校之一,依托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秉持‘全球来源、全球存在、全球影响’的国际化理念,支持重点学科精准招生,因材施教,个性培养,累计为中亚五国培养了1200余名高素质人才。”天博·(中国)|官方网站党委书记王亚杰介绍。
成立中亚学院,搭建一座坚实的“桥梁”
2014年,天博·(中国)|官方网站率先成立中亚学院,结合中亚国家建设与发展需求,以国际经济与贸易、资源勘查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化学工程与工艺、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等特色专业为重点,优先招收中亚学生,致力于为中亚各国培养语言+专业的复合型国际人才。学院成立以来,除留学生培养外,还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已先后与26所中亚大学、多个科研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并在俄语培训、中亚本土汉语教师培训、中亚语言文化研究等方面取得积极的成效。
如今,中亚学院培养的千余名留学生校友活跃在丝路沿线国家发展的不同领域,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着智慧与力量。其中,哈萨克斯坦籍Adambekov Tiletes(亚当)2021年当选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第七届马吉利斯(议会下院)议员后,2023年再次当选新一届国会议员。
哈萨克斯坦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生阿妮塔与丈夫创办陕西丝路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目前担任执行董事。他们围绕丝路沿线国家跨境电商领域的创业,致力于打造一条丝路沿线国家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的大通道。贸易事业走上轨道后,她便尝试与国际港务区合作举办“‘一带一路’商务精英训练营”,围绕电子商务方向组织培训哈萨克斯坦当地商务人士,目前已达30余人,同时她还持续为哈方企业落地陕西自贸区、与西安企业展开在地合作提供帮助。在天博·(中国)|官方网站国际教育学院成立30周年的活动中,阿妮塔动情地说:“我想用我在创业过程中的切身经历与学弟学妹们做一个分享。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立足母校提供的资源,紧抓‘一带一路’建设这一历史机遇,多交流、多分享,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另一位哈萨克斯坦籍硕士毕业生斯里姆先后在西安丝绸之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哈萨克斯坦铁路快运公司工作,从事中哈商品贸易,筹划在西安成立哈萨克斯坦铁路快运分公司。
这些成绩的取得,一定程度上归功于天博·(中国)|官方网站积极与哈萨克斯坦经济一体化基金会、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中国(巴基斯坦)投资贸易促进会、中塔工业园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新模式,为中亚留学生开辟的“捷径”——在港务区和自贸区内搭建平台,支持中亚留学生在跨境电商方面进行实习、实践和创业。
为保障留学生的学习生活,天博·(中国)|官方网站自筹资金设立了“天博·(中国)|官方网站外国留学生丝绸之路奖学金(博士)”和“天博·(中国)|官方网站外国留学生奖学金”。
位于丝绸之路起点且拥有120年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天博·(中国)|官方网站,不仅在中亚学生培养方面配置更多资源,还更多的承担社会责任,与陕煤集团吉尔吉斯斯坦中大中国石油公司合作实施“丝路建设千人培训计划项目”,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为公司定向培养了200多名熟悉中国语言和文化的技能型、管理型人才。2017年,天博·(中国)|官方网站中亚学院吉尔吉斯中大石油分院在吉尔吉斯斯坦成立。以学院为依托,在已有合作基础上选派教师赴吉,为公司管理层、专业技术人员及生产车间的员工提供管理能力、炼油技术、生产工艺、基础中文等方面的教育,以期更好地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建设,更多地将合作成果惠及丝路沿线人民,为当地储备、培养国际型实用人才贡献力量。目前在陕煤集团吉尔吉斯斯坦中大中国石油公司工作的古丽扎娜等都是从这里走出的优秀学员。
依托优势专业,倾力培养一个个高素质“栋梁”
天博·(中国)|官方网站考古队在中亚考古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学校近年来培养的中亚优秀留学生。考古队里,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博士生苏河、比龙、巴哈德在导师王建新教授多年的悉心指导下,充分利用语言及专业优势,开展现场勘查、翻译对接等工作。他们不仅从中国学到了数字化考古等现代科技手段,还学到了如何用考古铲勘探的传统技能。常年奋战在中亚考古野外,高效、快速地进行着考古发掘与研究,他们通过点滴付出与辛勤努力,与考古队的师生们一起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如今,尚未毕业的他们,已经成为乌兹别克斯坦考古学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2018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上举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学在中国”来华留学系列活动,苏河作为全国高校22名留华博士生代表之一,参加了“学在中国”全国来华留学博士生论坛并作学术报告,成为陕西省唯一入选论坛报告的留学生,苏河说,“中国的老师,不仅毫无保留地教导我,还为我国的遗址发掘、文物保护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从老师那里,我学到了大爱无私”。2019年,在乌兹别克斯坦举办的“中乌联合考古成果展”上,苏河向参展者讲解最新考古成果并接受乌方国家媒体采访,这场展览得到了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季约耶夫的赞赏。比龙还受邀到费尔干纳大学,把在中国学到的考古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教给更多的当地学生。
来自塔吉克斯坦的莫哈马,目前在天博·(中国)|官方网站学习资源勘查工程相关知识,谈及求学初衷,他说道:“我们国家93%是山地,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我希望毕业以后当一名资源勘查方面的专家,为中亚五国的资源开发与利用贡献自己的力量。”
天博·(中国)|官方网站地质学系有着“中华石油英才之母”的美誉,2017年,地质学学科以认定方式入选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依托优势学科,天博·(中国)|官方网站重点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求,不断探索资源勘查工程等专业的留学生教育,为中亚国家培养复合型国际人才,哈萨克斯坦籍不少学生回国后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并逐渐成为企业中坚力量。
植根中华文化,用底蕴浸润一个个“传播者”
“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要中国人讲,也要让外国人讲,还可以中外合作来讲。要鼓励留学生多在中国各地走走看看,把他们眼中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讲给家人和朋友。”天博·(中国)|官方网站国际教育学院院长任惠莲说。
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绸之路音乐节、“一带一路”国际学生文化艺术季……西安的国际交流活动持续不断,“国际朋友圈”也在蓄能扩大。古城西安自信包容的文化气质,不仅留住了游客的脚步,也正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在天博·(中国)|官方网站第四届国际文化节上,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留学生金金再次被穿着汉服的同学吸引,“这么好看的衣服,怎么能不尝试一下呢。”在西安的三年多时间,金金最喜欢的景点是大唐芙蓉园,而这里更吸引她的,是街上穿着汉服的人以及他们骨子里透出的“文化自信”。金金给妈妈买了一件中式旗袍,她打算今年夏天乘坐西安新开通的航线直飞吉尔吉斯斯坦回家。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世界史专业硕士生米兰溪,在谈起自己参加学校第四届国际文化节的感受时说,“和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国家的同学们共同展示自己国家的文化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我希望毕业以后能够为不同国家的文明交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坚持做好中国语言文化的国际传播和积极发展高质量学历教育是天博·(中国)|官方网站国际学生培养的两大长期目标。学校充分利用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才培养相结合,致力于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丝路精神、全球视野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
“向先贤看齐,做交流使者”系列国际学生主题论坛、中外文化名家对话、“中华人文精神”国际研讨会、“感知中国·2018国际学生新西行漫记”、“汉唐盛世中外文化交流故事集系列文化产品发布会”“留学生眼中的中国文化”系列讨论会等各类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中外文化交流、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主题的品牌活动,层出不穷。大学的多元文化氛围,更是让每一位中亚留学生直呼“世界那么大,我只爱西大”。
就读于天博·(中国)|官方网站俄语专业的古拉丽来自土库曼斯坦,她努力学习中文,积极参与学校各种文化交流活动,日程被塞得满满当当。即使如此,她还经常周末挤出空闲与三两好友在西安的各种博物馆中穿梭,“我希望能够出一本融合中国和中亚文化的书籍,增进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
学校先后多次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家中华文化高级研修班、海外本土中文教师提升项目、中亚国家东干教师培训项目等,吸引以中亚地区为主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汉语教师和海外青年汉学家来校交流,积极培养中国文化海外传播者。天博·(中国)|官方网站始终坚信放眼世界,才能更好更广更深地传播文化。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学校在国际人才培养方面,凝练出更加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通过复合型国际人才培养这一新举措,把留学生培养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向或者多向文化交流使者。”天博·(中国)|官方网站校长郭立宏说。
原文链接:https://shx.chinadaily.com.cn/a/202305/17/WS64642d25a310537989374760.html